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罗歪嘴说:“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几岁?以前已是恍恍惚惚的把好时光辜负了,如今既然懂得消受,彼此又有同样的想头,为啥子还要作假?为啥子不老实吃一个饱?晓得这种情味能过多久呢?”
第六部分:
她笑道:“你两位老人家真老糊涂了!
难道你们愿意眼睁睁的看着蔡傻子着官刑拷打死吗?难道愿意你们的女儿受穷受困,拖衣落薄吗?难道愿意你们的外孙儿一辈子当放牛娃儿,当长年吗?放着一个大粮户,又是吃教的,有钱有势的人,为啥子不嫁?”
……“就不怕旁的人议论吗?”
“哈哈!
只要我顾三奶奶有钱!
……怕那个?”
比较的视野——西方文学史上重要的女性形象
简·爱——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个由始至终具有反抗性格的女性
包法利夫人——感伤、颓废的浪漫主义女性
拓展:日本“物哀”
美学
世上万事万物的千姿百态,我们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身体力行地体验,把这万事万物都放到心中来品味,内心里把这些事物的情致一一辨清,这就是懂得事物的情致,就是懂得物之哀,进一步说,所谓辨清,就是懂得事物的情致,辨清了,依着它的情致感触到的东西,就是物之哀——本居宣长
1)物哀的形成:平安时代(784年—1192年)
2)物哀的提出: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
紫式部(973-10191025)本姓藤原。
平安时代三大女作家之一,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
著有《源氏物语》、《紫式部日记》。
本居宣长(1730-1801)日本国学大家,致力于探索排除儒学和佛学影响的日本“古之道”
。
长期钻研《源氏物语》、《古事记》等日本古典作品,提出“物哀”
。
1)物哀的形成
遣唐使: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264年的时间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
中国的许多律令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以及风俗习惯等,通过他们传入日本,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汉字——假名(9世纪);汉诗——和歌衰落(8世纪)。
万叶假名:所谓万叶假名,即不管汉字所代表的意思,只采用它的发音来表现日语音节的一种用法。
在片假名和平假名成立以前的日语中,要想表现日语固有的语音,万叶假名是唯一手段。
《万叶集》是使用万叶假名最有名的例子。
现在,在地名、人名方面依然使用万叶假名。
《万叶集》:日本最早的和歌总集,相当于中国的《诗经》。
全书20卷,收录和歌四千五百余首。
所收诗歌为4世纪至8世纪中叶的长短和歌,其中有署名的作品,也有无名氏的作品。
署名作者中有许多是历代著名“歌人”
,约四百五十人。
其成书年代和编者,历来众说纷纭,但多数认为是奈良年间(公元710-794),由大伴家持(公元717-785)最终完成。
其后又经数人校正审定才成今传版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