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放过一些屠杀过我党同志的事情,很不以为然。
这种退让,当然是因为当时觉得自身的力量不够,例如抗日前期。
而往往当时的退让,后来都付出相应的甚至更大的代价。
有些建国后都放过了,例如李济深、龚楚。
然而后来的同志有什么资格?能够代表那些被屠杀已经牺牲的同志,去原谅去放过这些屠夫呢?她告诉自己,不是万不得已,自己是不会去组建什么统一战线的,为什么叫“李力胜”
?不就是因为这种初心吗?
在海口的国民党海南专员,曾三省和曾继潘,行政督察专员并兼任保安司令部司令的吴道南,以及他的副手丘邱宋,正坐困愁城。
国民党在海南,当下只有几个保安团,所谓正规部队的第三十三团等,只有八百多人。
那些驻扎岛内各地的保安团,现在哪敢动呢?尤其在李思华部已经占领的7个县区中,当地的保安部队,已经全部完蛋了。
这一次的红潮非比寻常,要让他们组织去讨伐,当然是不敢的。
而大陆那里始终没有明确答复出兵的日期,让他们心头如何不焦灼呢?没有想到422奠定的国民党大好局势,半年后就被颠覆了。
几个人说到后来,也只能发闷。
没有说出口的担心是,共党要是接下来进攻海口,怎么办?
其实粤军也有人在思考着海南的形势,这个人倒是渴望尽快出兵海南,来镇压共产党。
此人就是蔡廷凯。
说到这个人的“积极性”
,就要从粤军这几年的演变说起。
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后,粤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李济深任军长,陈可余任副军长,下辖四个师,分别是:第10师,师长陈明枢;第11师,师长陈纪棠;第12师,师长张发奎;第13师,师长徐京唐。
直辖一个独立团,著名的叶挺独立团。
虽然统合到一个军,其实这几个师都是各有山头,李济深并不能真的全部控制。
北伐开始,李济深率领第10师、13师镇守广东。
第11师、12师和独立团参加北伐并成为主力。
这2个师尤其是独立团,在北伐中打出了赫赫威名,是第4军最光辉的时刻,被称为“铁军”
。
其后第几个师都扩编为军,第11师变成了第11军,而蔡廷凯就曾经担任第11军的副军长并兼任该军第10师的师长。
平时此人的政治观点倾向我党,因此南昌起义的时候,被任命为左翼总指挥。
可是没想到,蔡廷凯在起义中,突然带着部队离开了既定线路,脱离了起义队伍,而且他还把我党党员,都从自己的部队驱逐了出去,我军因此失去了一部分武装力量。
他带着第10师回到广东,不管是李济深还是张发奎,都对他不算亲热。
他因此正急于要向国民党交“投名状”
,海南对他而言,似乎确实是个机会。
“红三方面军直属团”
打下陵水后,李思华判断暂时已经到了用兵的极限,虽然还可以轻易地占领更大的地盘,但是兵力太少了,不稳靠。
于是和冯百驹他们商量,确定第一步的根据地,暂时到此为止,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建军和稳固专区政权。
募兵其实从进军各地就同时开始。
李思华指示按照“越穷越革命”
的原则,重点募集穷苦的农家子弟,本来海南就没有多少工人阶级,也许铁矿工人算一部分?但那个人数也太少了。
所以很明显,只能是以农民无产阶级为政权基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