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苏州城鸭骨糕绣娘念(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阿绣以绣寄孝,以糕藏爱,将对奶奶的依赖、对岁月的期盼,都揉进这米白糕体之中;苏婆婆以铺为家,以糕为念,让孙女的心意,随每一块印着荷花的糕点传递。

今记此谱,不仅为传蒸糕之法,更为传一份人间至暖:祖孙之亲,无关岁月长短,只消一口甜香、一针绣线,便能永远留存。

愿尝此糕者,皆能忆起:苏州城西曾有女童阿绣,以荷为记,以爱为礼;亦愿此后做糕者,皆能在揉面时藏入心意,让寻常糕点,也成情感之载体,让江南的温婉与温情,永远萦绕在食客心头。”

落款处,陈墨写下“南宋苏州城西巷,陈墨记于苏婆婆绣铺”

,而后又想起苏婆婆说的话——阿绣生前总爱把鸭骨糕掰成小块,和巷口的小猫分享,说“小猫也喜欢甜甜的味道”

,便又在注解旁添了一行小字:“阿绣遗趣:鸭骨糕可掰小块喂饲流浪猫狗,甜香能引生灵亲近,亦显万物皆有温情。”

写完,陈墨小心翼翼地将《味魂录》叠好,放入包袱中。

窗外的月光透过绣铺的窗棂,落在木桌上,与油灯的微光交织,温柔得像一块刚蒸好的鸭骨糕,暖得人心头发软。

苏婆婆凑过来看了看,指着布帛上的字,眼角泛着泪光:“这字里行间,都像阿绣还在一样……陈公子,谢谢你把我们祖孙的心意,都记了下来。”

五、离铺寄愿,糕香永续

陈墨在苏州城又停留了半月。

每天清晨,他都会帮苏婆婆磨制鸭骨粉、揉制面团,看着她将印好荷花纹的糕坯放入蒸笼,听着巷口孩子们“苏婆婆,要阿绣糕”

的呼喊声。

苏婆婆的绣铺里,总是挤满了人——有人来买鸭骨糕,有人来赏阿绣的荷花绣品,还有邻里的妇人来陪苏婆婆说话,原本冷清的小铺,渐渐成了城西巷最热闹的地方。

离别的那天,江南下着蒙蒙细雨,柳丝垂落的巷口,弥漫着鸭骨糕的甜香。

陈墨背着包袱,站在绣铺门口,苏婆婆手里拿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两块刚蒸好的鸭骨糕和一小包鸭骨粉:“这糕你路上吃,冷了就用温水热一热;这骨粉你留着,要是想阿绣了,就自己蒸几块糕。

陈公子,谢谢你帮我们找到绣品,还帮我们记了食谱,奶奶这辈子都忘不了你。”

陈墨接过布包,指尖触到温热的糕体,甜香透过布面飘进鼻腔,像阿绣天真的笑声,又像苏婆婆温和的叮嘱。

“婆婆,您多保重。”

他看着苏婆婆鬓边的白发,心里满是不舍,“以后我一定会回来,回来吃您蒸的鸭骨糕,看您新绣的荷花。”

苏婆婆点了点头,笑着擦了擦眼角:“好,奶奶等你。

阿绣的绣品我会好好藏着,鸭骨糕也会一直做下去,等你回来的时候,咱们再一起蒸糕,一起说阿绣的故事。”

陈墨转身,慢慢走出城西巷。

雨丝落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他回头望去,苏婆婆还站在绣铺门口,布帘上的荷花在风中轻轻飘动,像阿绣在挥手告别。

巷口的孩子们追了上来,手里拿着用丝线编的小荷花,塞进陈墨手里:“哥哥,这是我们学阿绣绣的荷花,你带着,记得回来吃阿绣糕!”

陈墨握着手里的小荷花,眼眶微微发热。

他对着孩子们和苏婆婆挥了挥手,然后转身,消失在江南的雨幕中。

怀里的《味魂录》贴着心口,银汤勺泛着淡淡的粉白色光晕,勺身偶尔映出阿绣吃糕的身影,或是苏婆婆绣花的模样。

陈墨知道,这段苏州城的经历,会像这鸭骨糕的甜香一样,永远留在他的记忆里——它让他明白,食物不仅能带来味蕾的满足,更能承载最纯粹的情感;而那些藏在食物里的魂灵,那些未说出口的爱意,总会在某个瞬间,以最温柔的方式,照亮前行的路。

马车驶离苏州城,城西巷的轮廓渐渐模糊,可那股鸭骨糕的甜香,却像刻在了骨子里,连同阿绣的天真、苏婆婆的温情,一起留在了陈墨的旅程中。

他摸出银汤勺,望向远方的江南水乡,心里默念:苏婆婆,愿您安康;阿绣,愿你的荷香魂,随每一块鸭骨糕,永远留在这温婉的江南里,让更多人知道,南宋的苏州城,有过一段最动人的祖孙情,有过一块藏着爱的“阿绣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亚索的英雄联盟机械炼金术士我在古代日本当剑豪绍宋剑圣的星际万事屋我在快穿里死遁世子很凶顶流前男友带娃上恋综我意外爆火新婚夜:植物人老公竟然是京城首富电竞大神又掉马了快穿之宿主她飘了剧情它与我无关[快穿]牧神记小说家多开几个马甲怎么了综穿之孟婆来碗汤丈夫养外室后我悟了木叶的恋爱大师守寡后我重生了鬼王的前半生斗罗之模拟武魂全球巨星从龙套开始网王之刺头军团穿书女配只想和反派贴贴农门大佬带着空间去种田二次元强化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