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太棒了!”
林远忍不住低呼一声,立刻引来更多关注的目光。
一个坐在前排的老师好奇地探头想看他在写什么,林远下意识用手遮住了笔记——倒不是怕被抄袭,而是担心这个大胆的想法会吓到保守的同行。
他继续完善设计,加入更多互动环节:
1.用实物道具:准备沙盘模型,让学生实地演示水利工程原理
2.数据可视化:将枯燥的工程数据转化为图表和示意图
3.联系现实:对比古代水利工程和现代“海绵城市”
建设理念
4.跨学科融合:融入地理、数学、工程学知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林远的教案逐渐成型。
他时而蹙眉沉思,时而快速书写,完全沉浸在创作的世界里。
“还剩一小时。”
工作人员提醒道。
林远抬头看了看时钟,速度更快了。
他现在需要细化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和具体操作步骤。
导入:5分钟(城市内涝视频+提问)古文解读:15分钟(分组破解关键段落)数据分析:10分钟(测量组汇报工程数据)综合讨论:15分钟(角色扮演辩论)总结提升:5分钟(古今联系与启示)
“时间有点紧,但够用了。”
林远喃喃自语,开始设计板书和教具。
他决定画一个简单的示意图:古代水利工程原理图vs现代排水系统简图。
虽然画功一般,但足够清晰首观。
“老师,需要教具吗?”
一个工作人员走过来低声问,“我们可以提供白板、投影仪,还有一些基础教具。”
林远眼睛一亮:“有沙盘吗?或者类似的东西?”
工作人员愣了一下:“沙盘没有,但是有塑料积木和沙盒,本来是给地理组准备的...”
“太好了!
就借我用用!”
林远兴奋地说。
周围几个老师听到这段对话,都好奇地看过来。
用积木和沙盒上语文课?这年轻人是要搞什么名堂?
林远顾不上解释,继续完善他的教案。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如何把这个设计落实到位。
最后一个难点是如何在创新之余保持语文课的本质。
他需要确保学生确实掌握了古文知识,而不是只玩了个热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