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说罢,他接过诗稿,缓缓开口:“且看《秋夜孤吟》中‘何日清寰宇,挥戈斩棘丛’,沈学士言其是除奸壮志,老夫深以为然,但更要看到,‘挥戈’二字虽有锋芒,却无半分僭越之意,不过是文人渴望报国的激愤之语。
再看《登城感怀》‘朱门歌酒暖,白骨野风凉’,这是痛斥时弊,是忠臣之心,何来不臣?至于《梅岭寄意》‘宁为孤岭客,不做苑中材’,更是明晃晃的清高自守,不愿攀附权贵,这般品格,当赞不当疑!”
一番解读,与沈思耀所言看似相近,却字字带着维护之意,隐隐驳斥着钱为业的说法,朝堂之上的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
钱为业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躬身奏道:“丞相详解一番,果然视角独到,与沈学士所言各有侧重。
但若仅凭丞相一己之言便定夺诗中深意,也不过是一家之见,恐难服众。
如今此事关乎朝堂清明,更涉疑似不臣之语,不如请太傅大人详解此事,太傅学识渊博,历经三朝,定能勘破其中玄机。”
话音刚落,便见一位身着绯色圆领袍、腰束金带、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的老者出班,正是太傅许元清。
他头戴进贤冠,冠上梁数彰显其尊贵品级,步履沉稳,自有一股历经朝堂沉浮的威严。
丞相孙幽古见状,心中暗忖:“许元清为官二十余年,学识固然不错,却素来与钱为业交往甚密,今日他出面,怕是要偏帮钱尚书了。”
虽有疑虑,却也不好反驳,只得颔首道:“既如此,便请许太傅说说这些诗的深意。”
许元清与钱为业交换了一个隐晦的眼神,随即缓缓开口,声音苍老却掷地有声:“启禀陛下、丞相,臣以为,这三首诗绝非寻常言志之作,其中深意,藏着颠覆社稷的祸心!”
他手持诗稿,指着《秋夜孤吟》道:“‘何日清寰宇,挥戈斩棘丛’,‘清寰宇’三字,看似是除奸,实则是暗指当今寰宇不清,暗含对朝政的不满;‘挥戈’二字,更是露骨,戈乃兵戈之物,寻常文人怎会轻言挥戈?此乃妄图以武力搅动天下之兆!”
接着,他又指向《登城感怀》:“‘朱门歌酒暖,白骨野风凉’,看似痛斥时弊,实则是刻意渲染贫富对立,离间君臣与百姓之情;‘谁怜黎庶苦’一句,更是借黎庶之名博同情,暗讽朝廷失德,其心可诛!”
最后,他重重拍在《梅岭寄意》上:“‘宁为孤岭客,不做苑中材’,看似清高,实则是心怀怨怼,不愿为朝廷所用;‘静待东风起,春归遍九垓’,这‘东风’绝非寻常春风,而是他等待时机、妄图颠覆朝局的暗号!
昔年李太白虽有狂放之语,却无此暗藏祸心之句,今日此事,与前朝文字狱案何其相似!
此诗作者,分明是借诗抒怀,暗藏不臣之心,妄图蛊惑人心,谋逆作乱啊!”
一番话,字字诛心,瞬间让朝堂之上的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群臣皆屏息不语,身着各式襕袍、袄裙的身影静静伫立,目光纷纷投向诗稿的源头——齐王所在的方向,他那身亲王等级的锦缎常服,在肃穆的朝堂中格外显眼。
钱为业与许元清的话音刚落,朝堂上便响起一声沉稳的反驳:“许太傅此言,解的未免有些牵强附会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礼部侍郎柳承业出列。
他须发已白,身着深青色圆领袍,腰系银带,头戴介帻,虽年近七旬,却精神矍铄,步履间自有文人风骨。
许元清眉头微挑,语气带着几分讶异:“哦?柳侍郎有不同见解?请老大人详解一番。”
柳承业接过诗稿,目光扫过字句,缓缓开口:“启禀陛下、丞相,臣以为,这三首诗字字皆是赤诚之心,并无半分许太傅所言的不臣之意。”
他指着《秋夜孤吟》道:“‘何日清寰宇,挥戈斩棘丛’,此句中的‘清寰宇’,是盼朝廷扫清奸佞、还天下太平;‘挥戈斩棘’,是愿为社稷披荆斩棘、鞠躬尽瘁,何来‘武力搅动天下’之说?不过是文人报国的激愤之语罢了。”
接着,他又道:“再看《登城感怀》‘朱门歌酒暖,白骨野风凉’,这是诗人目睹民生凋敝、权贵奢靡,心生悲悯而作,是痛斥时弊的忠言,而非‘离间君臣’;‘谁怜黎庶苦’,更是心怀苍生的仁心,这般体恤百姓的诗句,当赞不当责。”
最后,他看向《梅岭寄意》:“‘宁为孤岭客,不做苑中材’,是诗人不愿趋炎附势、坚守本心的清高;‘静待东风起,春归遍九垓’,这‘东风’便是盛世之兆,是盼陛下圣明、天下安康的美好期许。
全诗读来,满是忧国忧民之心,字字珠玑,何来‘谋逆作乱’的祸心?许太傅这般解读,未免太过苛责了。”
一番话,条理清晰,句句切中诗旨,与许元清的诛心之论形成鲜明对比,朝堂上的凝重气氛,稍稍缓和了些许。
皇帝端坐龙椅,听着朝堂上众人各执一词,眉头微蹙,神色间满是思索。
待柳承业说完,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你们争论这诗中深意,却始终未言及关键——这几首诗,究竟是谁所作?”
钱为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正欲开口揭发,却被一道清朗的声音抢先:“陛下,这是臣早年所作。”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齐王出列,身着亲王品级的绛色锦袍,腰束玉带,头戴翼善冠,身姿挺拔,神色平静却难掩一丝怅然。
皇帝眼中闪过讶异:“哦?竟是齐王的诗?你的诗稿,为何会落入他人手中,还被拿到朝堂上这般解读?”
齐王躬身奏道:“回陛下,臣近日整理旧物,发现早年所作的几卷诗稿不翼而飞,四处寻觅无果,没想到竟会在此刻出现,还被这般曲解。”
钱为业见状,连忙上前一步,语气带着几分“痛心”
道:“陛下,臣也是今日才知晓,此诗稿正是齐王所作!
臣先前只觉诗中字句可疑,却不知竟是亲王手笔,如今想来,更是心惊——这般字句,若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恐会动摇社稷啊!”
他刻意加重“动摇社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