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只要一个人在早年不仅受性的思想禁律影响,而且受宗教禁律和由此而来的忠诚禁律(loyalinhibition)[30]的影响,那么,我们就确实无法说明,他事实上究竟像什么。
在另一点上我完全同意你们的意见。
一开始就试图用强力或者一下子就完全废除宗教,这当然是毫无意义的。
首先是因为这样做是毫无希望的。
虔诚的信徒不会让一些论点或一些禁律就把他的信仰随意剥夺。
而这样做即使获得一些细微成功,那也是十分残酷的。
一个人已经吃了10年安眠药,如果不让他再吃安眠药,那么,他当然无法入睡。
宗教的安慰作用非常酷似麻醉剂的作用,这个事实可以以美国所发生的情况为明证。
他们现在试图——显然是在女人当权的影响之下——剥夺人们追求一切刺激、追求麻醉品和其他寻欢作乐的东西,而且,借助于某种补偿作用,使人们沉溺于虔诚的信仰之中。
这是另一项实验,至于它的结果,我们大可不必感到好奇[第46页]。
[31]
当你们进一步论证说,人类倘若没有宗教幻觉的慰藉,就会精神完全崩溃,倘若没有宗教,他们就无法忍受生活的艰辛和现实的残酷的时候,那么,我就必须反驳你们了。
从童年期开始,你们就给人们灌输这种甜蜜的——或者说,苦涩——甜蜜的——毒药,对于这些人来说,那当然是千真万确的。
但是,对于其他那些受到正规教育的人来说,又是怎么看的呢?或许那些没有经受神经症之苦的人不需要服用麻醉剂来治疗神经症。
当然,他们一定会发现自己处在进退维谷的困境之中。
他们必须承认自己是完全孱弱无助的,而且在整个宇宙机构中是无足轻重的;他们不再是所有创造物的中心,不再是乐善好施的上帝悉心照顾的对象。
他们将要面临的处境就像一个孩子离开了温暖舒适的父母的家。
但是,幼稚病是一定能克服的。
人不可能永远是孩子;他们最终一定会过“充满敌意的生活”
(hostilelife)。
我们可以称之为“现实教育”
(edutoreality)。
难道我还需要向你们表明,我的著作的唯一目的是指明这种前进一步的必要性吗?
在这种状态下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可以忍受的,文明社会不再压迫任何人。
这样一来,他们就和我们的任何一个不信宗教的伙伴一样,毫不反悔地说:
美丽的乐园,极乐的天国,天使与鸟雀,尽情地欢乐。
[32]
第十章
“你的话听起来可太动人了!
无论哪个种族的人,只要抛弃了一切幻觉,就能使他们在地球上的生活过得去!
不过,对于你的期望,我却不敢苟同。
而这并不是因为,我在你的眼里是一个冥顽不化的反动分子,相反,这是因为我的聪明和理智。
现在我们似乎已变换了角色:你以热衷于使自己沉溺于幻觉之中的面目出现,而我则代表理性的要求,代表怀疑论者的权力。
你所阐述的观点在我看来似乎是建基于错误之上的,按照你的说明,我把这些错误也称之为幻觉,因为这些错误和幻觉相当明显地暴露了你的愿望的影响。
你把你的愿望归咎于这种可能性,那些世世代代在童年早期都没有经历过宗教教义影响的人,将轻而易举地获得他所需要的智力对本能生活的最大优势。
这当然是一种幻觉:在这个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人的本性是绝不可能改变的。
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人们对其他文明社会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就是在今天,也有一些民族并不是在宗教体系的压抑下发展起来的,尽管如此,这些民族却并不比其他民族更接近你的理想。
如果你想把宗教从我们欧洲的文化中驱逐出去,那么,你只有借助于另一种学说体系才能做到;而且这个体系从一开始就会为保护自己而接受宗教的一切心理学特点——同样的神圣不可侵犯,同样的刻板僵化和不容异说,同样有思想禁律。
为了迎合教育的需要,你只好保留这类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