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一次会议上,陶希圣在其回忆录中记述:
黄炎培那一套“悲天悯人”
的神气,一连串的会谈,仿佛一家大照相馆的玻璃窗一样,陈列着军政大员的相片。
梁漱溟起立发言:“我想教育应该改革……我想……我想……”
说不完的我想。
傅斯年先生忽然起立,指着漱溟说:“梁先生!
今天不是你想做什么的时候。
你想的全没有用。
今天要打仗,要打胜仗。
你要把学校教育制度推翻,实行你的书院,更是荒唐。”
漱溟的话就这样半路上打住了。
虽然并非直接议论军事,但是他们的意见直接影响中枢的决策,他们的信心就是国人的信心,其意见直接进入到抗战的巨细各个层面。
潜在幕僚不甘寂寞
罗隆基有明显的幕僚心态,那就是求能被用、备用。
罗隆基之类是潜在的参谋、幕僚,他的行止,表明他实在好这一口。
对上,他希望当局用他。
对下,他希望国人听他。
但是,军事的进展,虽有理路可寻,有时却连老毛奇这样的人都不敢下肯定的断语。
或以为苏德不会妥协,可是互不侵犯协定成立了;或以为日本不敢摸老虎的屁股,珍珠港偷袭了,太平洋战争爆发了。
所以,硬撑着要当赛诸葛,却往往在最紧要的关头判断豁了边儿,错得不成样子。
料事如神,哪有那么容易的事。
但是他们也有一定的市场,芸芸众生总有思想的惰性,正如生理上的贪图安逸一般,庸众总是懒得动脑筋的,所以,不少赛诸葛们在一定时段很能收效,成其声名。
萨孟武先生《中年时代》,回忆国民参政会那一节,说到参政员的与会情形,不少人有上乘表现,但也有可笑的,他以为最讨厌的就是那所谓的六君子,“罗隆基本来只想在考试院内做一科长,因为目的不达,就在上海创办《新月杂志》,以攻击国民党为事,终而成名。”
他的文中还提到沈钧儒,穿长袍,执纸扇,讲话声音很小,又无内容,“其状有似冬烘先生。”
罗隆基这种人呢,也可怜,也可恶。
为什么呢,生于悲剧时代,更兼悲剧性格,不特影响社会,即对其个人,也是蹭蹬坎坷,处处都触霉头。
本来在民主国,想当行政官员,上至总统,下至州长市长……皆无不可,而在以愚民为事、民智蔽塞的专制国,为官乃攫利之具,正人君子有所不取。
罗隆基等人处乱世,乃以做官、做大官为鹄的。
求官于官方不遂,转而压宝于他方。
而彼方利用之后弃如敝屣,进而予以灭顶之打击。
此固时代共有之悲剧,却也有个人心性难以逆转的缺陷。
同是在这个参政会上,还有中西医之争,萨先生说,其实不必,各有各的优长。
中医把人的气质分为金木水火土,有似西医把人的血型分为四种。
这也可以借来说明性格影响人生的关系了。
西方行政官员,如欲得遂做官之愿望,须对选民负责,决定他命运的,是选票,而非长官意志或个人攀附。
与此相反的机制里面,那就要压宝观风,见风使舵,也就是说他必须投机取巧,才能往上攀缘。
一旦沦于投机的地步,他的意志和思想,都随之变换形状,如软泥一般,随便拿捏,除了个人的目的,金钱和名位,国计民生不可能在其考量之内。
这种情形之下,和他的投机同类的庞大人群,乃构成其命途的随时的威胁,矛盾激化就成大型运动,其间纠葛多多,矛盾重重,决战之际,或一蹶不振,或身败名裂,甚至肝脑涂地身首异处,任人宰割,如此悲惨的命运也就不是他们所能羁控的了。
其致命弱点仍是缺乏真正的自由精神、独立人格,重依附,重投机,于是不免命运的捉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