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她扫了二维码,跳转至“公民水证”
平台页面:左边那盒显示“近六次水质检测合格,土壤镉含量0.2mgkg”
,右边则是“未接入公众监测网络”
。
她毫不犹豫地把后者放回原位。
“现在已经有三百多家社区团购和连锁生鲜店接入我们的数据接口。”
李哲说,“只要你的菜够干净,就会有人愿意买。
不是出于同情,而是信任。”
临走前,老支书拉住他的手:“海生他爸五年前死于肝癌,村里一共走了八个。
那时候没人敢问为什么井水发涩、稻子发黄。
现在孩子们想换个活法,我想帮他们撑一把。”
风又起了,吹动棚膜沙沙作响。
李哲送他们到院门口,雪花再度飘落。
当晚,云南大理传来消息:陈建国完成了全部课程,并提交了他的“忏悔录”
。
文档长达一百三十二页,附带十七段录音、四十三张原始报表扫描件。
其中最关键的证据,是一份被篡改的环评报告原件与备份磁带的比对分析??清晰显示某省级环保厅官员授意下属删除铅、砷两项超标数据,并伪造专家签名。
更令人震惊的是,该官员三年前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登上央视新闻。
李哲连夜组织团队核查信息真伪。
凌晨两点,技术员林涛敲开他房门:“数据真实。
磁带时间戳、纸张纤维检测、墨迹氧化程度全都对得上。
而且……我们在录音里听到了另一个名字??周维国。”
这个名字让李哲猛地站起。
周维国,现任国家生态环境部某司副司长,曾主导多个重大工业项目审批,表面清廉刚正,被誉为“铁腕治污先锋”
。
但在阿依娜提供的青海案早期资料中,他曾三次否决对该盐化工厂的调查申请,理由竟是“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稳定”
。
“他在掩盖。”
李哲低声说,“不止一次,而是十年如一日地系统性掩护。”
第二天,“公民水证”
发布特别公告:启动“天网行动”
,面向全国招募百名具备法律、财务、环境工程背景的志愿者,组建独立调查团,对陈建国提供的线索进行交叉验证与深度追踪。
报名通道开放八小时,收到申请两千六百余份。
最终入选者中,有辞职的审计师、匿名参与的在职公务员、甚至一名曾在中央巡视组工作过的退休干部。
与此同时,平台开始尝试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