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一点我们会在后面进行详细讨论,并用实例来加以说明。
目前,我们只需要知道这样一点就够了——那就是,这三种儿童心理上都是有残疾的,因为他们都是在不利的环境下长大的,从来没有学会独立,并时刻担心来自外界的攻击。
由于社会兴趣是教育和治疗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人们从一开始就要对被治疗者有必要的了解。
只有勇敢自信、熟谙世事的人才能同时从生活的苦难和馈赠中汲取营养。
他们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恐惧”
二字。
他们知道困难无处不在,同时也相信自己有能力将其克服。
他们严阵以待,决心直面任何人生挑战,或者说直面社会问题。
从人类的立场来看,我们绝对有必要做好准备,随时面对他们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
前面提到的三类儿童从一开始就对社会不感兴趣,他们内心缺少成就生活、战胜困难的心智因素。
在失败阴影的笼罩下,他们早期原型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产生了一种错误态度,认为生活毫无意义。
面对此类患者,我们的治疗方法就是帮助其形成有益的行为习惯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缺乏社会兴趣导致人们去关注生活中的负面因素。
对社会缺乏兴趣的人包括问题儿童、囚徒罪犯、精神疾病患者以及酒鬼醉汉,等等。
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帮助他们看到生活好的一面,让他们把目光投向别人。
由此看来,“个体心理学”
实际上就是“社会心理学”
。
继社会兴趣之后,下一步就是找出阻碍个体发展的种种问题。
这一点乍看起来令人困惑,但实际上并不复杂。
众所周知,所有父母的宝贝疙瘩都有可能变成令人讨厌的孩子。
然而,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都不愿意眼睁睁地看着这种现象继续下去。
这是文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个被宠坏了的孩子很快就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人生问题。
一旦踏入校门,就会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全新的环境,面临着全新的问题,不愿意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因为在此之前他还没有学会如何适应学校里的集体生活。
事实上,他早期的所有经历都让他对新的环境不寒而栗,结果势必会促使他去寻求更多的宠爱。
就本例而言,通过了解其早期特点和人生目标,不难发现,这样的性格绝非源自父母,因为这样的性格有利于他实现人生目标。
至于别的目标或别的方向,则与他风马牛不相及了。
生活的科学要研究的下一个问题是情感问题。
目标设定的“方向线”
或“轴线”
不仅影响着个体的性格特征、身体运动、神态表情及外在症状,同时也左右着他的情感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都试图通过情感来证明其态度的正确。
因此,一个人如果想做好事,其想法就会无限放大,并最终支配着整个情感生活。
由此可见,情感总是与个体对活动的看法保持一致,换句话说,情感强化了个体对活动的爱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