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一章 缺陷也是一种优势(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即使没有情感投入,我们也总是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因为情感只是行为的伴随物。

这一事实通过梦境体现得淋漓尽致。

个体心理学最新的成就之一也许就是发现了梦的意义。

毫无疑问,每个梦都有其目的。

可惜的是,直到今天,人们才开始明白这一点。

一般而言,梦的目的在于创造某种情感运动,而情感运动又会进一步推动梦的展开。

这是对“梦都是假的”

这一古老观念的有趣评判。

我们会按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做梦。

梦是一种情绪预演,体现了清醒时对行为的计划与态度,而在这种预演中,真戏可能永远无法上演。

从这个意义上说,梦的确具有欺骗性,因为情感联想让我们在没有真正行动的情况下体会到了行动带来的刺激。

梦的这一特征也存在于我们清醒的生活之中。

我们总想欺骗自己的情感,总想说服自己按四五岁时形成的原型去行事。

接下来是对早期原型进行分析。

前面说过,我们的原型在四五岁时就已经形成,因此,必须寻找那个时期或者之前给孩子留下的生活印象。

这些印象多种多样,多到成人难以想象。

其中一个最常见的印象就是父母的过度惩罚给孩子造成的情感压抑,其结果是,孩子千方百计寻求解脱,或者心理上产生排斥。

因此,脾气暴躁的父亲会让女儿形成一种排斥男性的心理,因为在她们眼里,所有男性都是一样的,故而造就了她的原型。

同样,过度强势的母亲会将儿子造就成一种排斥女性的原型。

这种排斥的态度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比如,有的孩子会异常害羞;有的则会出现性欲倒错,而性欲倒错实际上是排斥女性的另一种方式。

这些异常行为都不是遗传导致的,而是源于儿童早期的成长环境。

儿童往往要为自己早期形成的错误认知付出昂贵的代价。

尽管如此,他们却很少得到正确的引导。

父母对这样的后果要么是全然不知,要么是不肯承认。

因此,孩子只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自行摸索。

奇怪的是,我们发现,即使两个孩子出生在同一个家庭里,其成长环境也各不相同。

即使在同一个家庭中,每个孩子周边的氛围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长子在家庭中的处境与别的孩子有着明显的不同。

一开始,他是家中的独子,是家人关注的焦点。

一旦第二个孩子到来,他就会发现自己失宠了,会非常抗拒这样的改变。

事实上,从当初的“独宠”

到后来的“失宠”

,简直就是一出人生悲剧。

这种悲剧意识成为他原型的一部分,并在成年后的性格中显现出来。

种种案例表明,这样的孩子往往会遭受失败的命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绑定天才就变强斗罗之魔君我真不是科技巨星啊陌路中有你农门娇妻:家养暖夫致富记前世宿敌和我同寝室仙酿师重生1993斗极品[娱乐圈]姐妹,搞桃浦吗快穿之炮灰打脸忙全球每月一个新规则快穿之这个反派是我家的从吞噬开始万倍增幅穿成反派的病弱同桌联盟之魔王系统囚凰(狗血)诸天最强女主火影之最强血脉前情难续:爹地,你出局了!璀璨星途男主的自我修养救世等于死一死从亮剑开始的特种战镇国战神当凶宅成为万人嫌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