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刘邦即皇帝位,虽然也曾遇到过类似麻烦,但是,由于身旁有几个懂得“周公之礼”
的儒生帮忙,情况便大不一样。
当时群臣喝醉了酒,个个争功邀赏,有的狂吼乱叫,有的拔剑击柱,弄得高祖十分烦苦。
儒生叔孙通便为刘邦出主意:依照先王旧制,明尊卑之序,定君臣之礼。
礼仪一定,有章可循,人们的行为受到了规范,朝廷内外立刻井然有序。
那些共同起事的将领,无拘无束惯了,这回都变得服服帖帖,一个个规行矩步,跪拜如仪。
刘邦高兴地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金熙宗同样尝到了这个甜头。
在燕京期间,身旁的一大批儒臣,每天都投其所好,大唱赞歌,讲些谄谀媚上的话,教之以宫室之丽,府库之盈,服御之美,燕乐之侈,妃嫔之盛,乘舆之贵,禁卫之严,礼仪之尊。
这样,熙宗便接受了群臣所上封号,初御衮冕,始备法驾,美得“不亦乐乎”
,光是仪仗队就动用士卒一万四千多人。
返驾回銮之后,熙宗也在会宁府设立仪卫将军,禁止亲王以下佩刀人宫,出则清道警跸,人则端居九重,大臣勋戚要到规定时间方得朝见,而且也效仿汉家制度,臣下面君必须拜伏阶墀。
早在几百年前,唐代诗人骆宾王就曾咏叹过:“山河千里国,宫阙九重门。
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熙宗此刻也正是这样,安坐在金銮殿上,饱享天子的安富尊荣。
自此,君臣上下迥分霄壤,确立了皇帝的专制威仪,摈弃了建国之初君臣、尊卑、贵贱混同的礼俗。
在尔后的八九年间,熙宗对朝廷的职官制度、地方行政制度、法律制度、礼制、仪制、服制,以及历法、宗庙制度,都进行了全盘改革,呈现出“政教号令,一切不异于中国”
的局面。
四
海陵王完颜亮也是太祖之孙,从小就接受了系统的汉文化教育,有很高的文学修养。
其父完颜宗干为熙宗朝推动女真族学习汉制、改革女真旧俗最为得力的权臣政要。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完颜亮,杀掉熙宗,登上皇帝宝座之后,自然会在女真“汉化”
方面迈出更大的步子。
迁都燕京是其决定性的一步。
这一举措,表明了他以最大的决心加速推进改革,强化中央集权;并主动介人汉人居住地区,与汉族地主、官僚进一步结合,消除民族间的对立,铲削氏族贵族的特权,彻底同女真旧势力决裂,走中原封建制的道路。
尔后,海陵王为部下所杀,由同是太祖之孙的完颜雍践位,是为金世宗。
初始阶段,他对完颜亮迁都燕京和女真急剧“汉化”
所带来的种种后果是深感不安的,他担心长此下去,女真族的子孙后代会“数典忘祖”
。
接受前朝教训,为了笼络宗室贵族,他一上台即声讨海陵王捣毁上京的罪行,恢复上京名号,重建宫室、宗庙,并亲临上京巡幸,同据守在这里的本族元老派势力一道,进行抵制全盘“汉化”
的斗争。
世宗强调宗室子弟必须说女真话,学习本民族文字。
当时,女真人改汉姓、着汉服、习汉俗的现象极为普遍。
世宗痛斥说:“习学汉人风俗,是忘本也。”
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倡导恢复女真古风,并于大定十三年、十七年先后两次颁布禁令,不许女真人改用汉姓和着南人衣装,犯者抵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