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在这里,村民们同样以悉心爱树的深情,寄托着对坡翁的思念。
旧志载,东坡旧宅桄榔庵中曾有一副对联:
烟景迷离,无搅梦钟声,仅许先生美睡;
风流跌**,有恋头笠影,且招多士酣游。
下联讲的是实情,上联却未必尽然。
因为东坡先生毕竟是放逐荒徼的待罪谪臣,朝中那些居心险恶的政敌,是不会任他那样“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的。
殷鉴在兹,前车不远。
东坡谪居惠州期间,相依为命的爱妾朝云,由于不服当地水土,染病故去,诗人衰年丧侣,晚境凄凉。
一天,万分孤寂、佗傺无聊之中,写下了一首题为《纵笔》的七绝:
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
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哪里料到,这样一首抒怀小诗竟惹出一场新的祸端。
宰相章惇以为东坡贬谪之后处境安稳,便奸笑着说:“苏子瞻尚尔快活!”
于是,又矫诏把他再贬为琼州别驾,昌化军(儋州)安置。
此时的心态,坡翁自己讲得很清楚:“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
在惊魂惴惴之中,纵然“无搅梦钟声”
,也还是“心似惊蚕未易眠”
。
所谓“尽许先生美睡”
,不过是人们的一种想象与推测,其实只是善良愿望而已。
这一年,诗人已经六十二岁了,以其羸弱多病之身,不要说发配到这素有“鬼门关”
之称的“风涛瘴疠”
“非人所居”
的南荒徼外,即使是再在惠州住上三年二载,恐怕也得“子孙舁骸骨以还”
了。
实际上,执政诸人就是蓄意让他葬身海外,否则,怎么会做这样的安排呢?这一点,先生本人也是了然于心的。
因此,出发前,即已做好了不能生还的准备,两个儿子陪送他很长一段路程,到广州后与长子苏迈诀别,然后带上幼子苏过,乘船溯西江而上,在藤州与弟弟子由相遇。
因为知道这次是生离死别,分手前夕,兄弟二人及家人在船上愁坐了一整夜,自有苦不堪言的痛楚。
他给友人王敏仲写了这样的告别信。
大意是:我于衰迈之年,投置蛮荒之地,根本没有生还的希望了。
因此,已经和长子江边诀别,处置好一切后事。
到了海南之后,我首先要预备下棺材,然后再挖下墓圹,留下手疏给儿子,告诉他们:我死后就葬身海外,不必扶柩内迁。
这也是东坡的固有家风啊!
到了贬谪地之后,他照例给朝廷写了一道《谢表》,里面也有“并鬼门而东骛,浮瘴海以南迁。
生无还期,死有余责”
的话。
到了儋州,面对的果然是极端困苦的生活一“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